竹水城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地圖: 進入至此網頁可以透過下面的地圖來了解作品造型的來源與意義,並且可以同時進一步的了解新竹市水道的發展與流域週邊的歷史建物與位置。 閱讀完整內容
新竹水道—取水館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日治時期經市區改正後,市街工商業日益繁榮,衛生飲用水供給成為當時首要建設之設施。有鑑於此,臺灣總督府於1914年(大正3年)即開始規劃新竹街的水道建設。後因經費問題,幾經波折,終於1925年(大正14年)正式開工,並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通水。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新竹州廳補助四分之一,剩餘四分之一則由新竹街向銀行貸款,分17年償還本息。 新竹水道包括取水口及水源地兩大部分。 「新竹水道-取水館」位於本市東勢街原汽機車拖吊場旁,由6座集水井收集地下伏流水後彙集至唧筒井,再透過唧筒室內之高壓馬達,將唧筒井內之源水抽至十八尖山的水源地,進行淨水程序。 閱讀完整內容
新竹水道—水源地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日治時期經市區改正後,市街工商業日益繁榮,衛生飲用水供給成為當時首要建設之設施。有鑑於此,臺灣總督府於1914年(大正3年)即開始規劃新竹街的水道建設。後因經費問題,幾經波折,終於1925年(大正14年)正式開工,並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通水。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新竹州廳補助四分之一,剩餘四分之一則由新竹街向銀行貸款,分17年償還本息。 新竹水道包括取水口及水源地兩大部分。 「新竹水道-水源地」位於十八尖山山腰(本市博愛街1號),場內設施包含分水井、沈澱池、沈澱井、過濾池、過濾井、淨水池、水錶室等淨水設施,以及辦公室、警衛室、倉庫、交誼廳等。 閱讀完整內容
隆恩圳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隆恩圳,是位於台灣新竹地區的一項水利工程設施,與嘉義縣的道將圳、彰化縣的八堡圳並稱台灣三大古圳。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王世傑及其侄為開墾南勢、北勢之荒埔,自九芎林溪(頭前溪)引水開鑿圳道,初期灌溉面積為114甲,其後陸續擴建,至雍正三年(1725年)灌溉面積已達400甲,故稱為「四百甲圳」。其圳路於九芎林溪前分南北兩路,北路分三分之水額,稱「新社埤圳」;南路為四百甲圳之主幹線,經員山仔、七份仔、麻園堵、隘口等莊後進入六張犁。 乾隆年間,王家與鄭家爭訟,耗資甚鉅。管事王佐曾向臺灣城守營參將借款,敗訴後無力償還,經請特准將王家田地抵償公款,埤圳亦歸公有,因而改稱為「隆恩圳」。 新竹市水源里、跨越隆恩圳的水源橋旁設立的金雞母石雕像,據傳是該橋外型像蜈蚣,地方不平靜,所以居民放置一塊象徵金雞母的石頭鎮守。後來居民發現石頭不見,遂在1988年重新打造一座石雞母及小雞。 閱讀完整內容
頭前溪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頭前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中央管河川,主流河長63.03公里,流域面積565.94平方公里,分布於新竹市北部及新竹縣中部的五峰鄉、橫山鄉、尖石鄉、芎林鄉、竹北市等鄉鎮市,可說是新竹地區的主要河流。 主流上游為上坪溪,其最遠源流為霞喀羅溪,發源於雪山山脈標高2,512公尺之檜山西北側,向西北流至石鹿轉西流,至民生轉向北流,經土場、清泉,於桃山與麥巴來溪會合後,改稱上坪溪。續向北流經五峰、上坪,於下公館附近與油羅溪會合後,始稱頭前溪。本流轉向西北流經竹東、頭重埔、舊社,最後跟鳳山溪會流,於南寮注入台灣海峽。 頭前溪的落差大,平均坡降比約1:190,在夏季常造成山洪,但是頭前溪又流經知名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由於工業區用水量大,而頭前溪屬短促型的急流,枯水期時流域內用水常遇緊迫,因此還建有上坪攔河堰、隆恩圳攔河堰、燥樹排攔河堰等水利工程,以及寶山水庫及寶二水庫,用雪山的水與水泥結構來充分供應工業區用水。 閱讀完整內容
汀甫圳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汀甫圳創設於大正13年 (1924),完成於昭和3年(1928),取水口位在隆恩 圳崁腳南側,九甲埔東南方,圳路長15430公尺,灌溉七百零四甲田地。取頭前 溪及冷水坑溪水,延35公尺等高線溪經埔頂崁腳、赤土崎腳、交通大學博愛校 區(舊二十五甲)、虎頭山下(建華國中北側)到烏崩崁(新竹教育大學附近) 6 過客雅溪(口琴橋)後,再延25公尺等高線溪北至頂埔,轉向西南延15公尺等 高線經三姓橋,改沿10公尺等高線經香山塘,至鹽水港後西折入海。 流經新竹市區的汀甫圳,早期是一條灌溉水圳,近二十年來因市區發展,居民的生活汙水大量排入水圳,已經變成一條排水溝。 閱讀完整內容
九甲埔圳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1, 2018 九甲埔圳,從隆恩圳上游分支開始稱為九甲埔圳,後再與白沙屯圳匯流,今部分已被水泥覆蓋於地下。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