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位於新竹市建美路上,昭和18年(1943)開始興建,昭和19年(1944)完工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設施範圍遍及赤土崎光復路、公道五一帶及部分清華大學校園。主要用途是以天然瓦斯合成及蜜糖發酵合成的的丁醇,製造航空用燃料異辛烷。
燃料廠所遺留的大煙囪建築高達60公尺,近20層樓高、直徑6公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支大煙囪留下了許多遭轟炸的彈痕,是當年日治時期台灣受到美國攻擊的佐證。遺址群在二戰後由國軍眷戶遷入,利用原廠房空間內部搭建隔間,分戶居住形成「屋中有屋,房中有樓」特殊景觀,廠房內大煙囪更成稀有霜毛蝠棲地,成重要生態場域。為活化老建築,重現歷史場景與眷村文化,市府啟動大煙囪廠房基地眷村文化保存計畫,將重整全區眷舍環境,並先簡易修繕臨建美路6棟眷舍,未來將邀請在地團體進駐廠區,活化歷史空間。
留言
張貼留言